首页 > 经济科技 > 正文

中企的外籍员工:劳动创造价值 一切付出是值得的

2018年06月29日 15:42    来源:人民日报

  外籍员工的事业平台(一带一路·中国情缘)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民众参与到相关项目建设中去,进入中企工作往往意味着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更好的事业发展平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也由此发生了许多变化。让我们走近他们,听他们讲述这些变化,以及他们与中国的美好故事。

  “让老挝所有乡村能用上电”

位于老挝赛松本省崇山峻岭中的南湃水电站。
位于老挝赛松本省崇山峻岭中的南湃水电站。 

  6月的老挝已进入雨季。记者从老挝首都万象出发,前往南湃水电站。汽车一路向北,拐入山区岔路后,路越来越难走,雨水混着黄土向山下流,盘山公路外侧悬崖直立。南湃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京哲说:“雨季时,员工很少下山,以免发生交通意外。但高山中的丰富降雨和大落差却是发电的好资源。”

  老挝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位于海拔1100多米的蒲羌山上的南湃水电站,由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与老挝国家电力公司合资。去年5月,电站实现并网发电,提供的电力达到中部一区总电量的10%左右,富余电力还可以通过国家电网出口到泰国,为老挝创造外汇。

 南湃水电站老方员工甘亚在厂房内监测发电机组工作。   本报记者 孙广勇摄
南湃水电站老方员工甘亚在厂房内监测发电机组工作。 本报记者 孙广勇摄  

  见到老挝员工甘亚时,他正在水库升压站忙碌着,一会到主机运行室记录水位、温度,一会到主控制室调整负荷。24岁的甘亚,黑黑的脸庞,和记者交谈时还有些腼腆,但已经是能够独立监管水电站运行的实习值长。

  甘亚与“一带一路”项目的缘起要回溯至2014年,那年他通过选拔前往河南黄河水利水电学院学习水电站运行与管理。因为没有基础,刚开始甘亚遇到很多困难。但他立志学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回国为老挝的建设作贡献。经过不懈努力,甘亚专业课成绩慢慢提升,还顺利通过了汉语水平四级考试。

  2017年7月毕业后,甘亚开始在南湃水电站工作,从最基层的值班员做起。通过自身努力和中国师傅的“传帮带”,甘亚以优异的成绩晋升为实习值长,负责保障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南湃水电站,有好几位和甘亚一样的老挝员工。公司将逐步培养他们进入管理层,实现老方独立管理运营水电站。”何京哲说。

  “在这里工作能学到最新的水电技术。中国公司帮老挝建设了水电站,我要掌握技术管理好这些水电站。”甘亚说。

  傍晚,深山里十分寂静,能听得到草丛里的虫鸣声,月亮似乎触手可及。提起远在北部的家乡南塔,甘亚说:“这里虽然距离家乡很远,但我不感到孤独,南湃水电站就是我的第二个家。我要尽力为这个家作贡献,让老挝所有乡村能用上电。”

  “一切付出是值得的”

丁业波在文莱大摩拉岛大桥施工现场指挥工作。
丁业波在文莱大摩拉岛大桥施工现场指挥工作。

  深夜11点半,忙碌了一整天的丁业波终于得到片刻空闲。坐在办公室的转椅上,松了松领带,他如释重负地长吁了一口气——再有几天,文莱大摩拉岛大桥就要开通了。

  大摩拉岛大桥是文莱第一座跨海特大桥梁,建成后,将沟通文莱西部摩拉区和东部大摩拉岛的人员和物资流动,对推进文莱城市的发展以及大摩拉岛石油和天然气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5年3月,54岁的马来西亚籍华人丁业波被中国港湾公司派去文莱,任大摩拉岛大桥项目部经理。

  丁业波成为大摩拉岛大桥建设过程中最忙碌的人之一。与文莱政府部门沟通、协调项目设计方案,丁业波带领整个团队,用专业的工程技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给文莱的业主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建大桥,尤其是跨海大桥很少能按时完工,因为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但是我们做到了。”丁业波的自豪溢于言表,“业主方面经过验收后,对我们的项目非常满意。”经过这次大型项目施工,文莱对中国企业刮目相看。这一示范性项目也进一步增进了文莱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信心。

  完成大摩拉岛大桥项目之后,丁业波即将回到马来西亚,进行下一个项目。“自从2009年进入中国港湾后,我已经参与建造了3座跨海大桥。虽然每一座桥的建造过程都非常艰辛,但到了完工的那一刻,你会觉得一切付出是值得的。”丁业波很享受“从无到有”的那种喜悦感和成就感。

  3座跨海大桥的荣誉,30年工程建设的丰富经历,让丁业波觉得自豪,也时常感到愧对家人。“因为工作原因,我和妻子常常分居两地,也无法经常陪伴我的4个孩子。”因此他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每晚和孩子们视频聊天,“作为父亲,我希望自己不会错过他们生命中的每一件大事。”

  虽是在马来西亚出生的第三代华人,丁业波从未忘记自己远在广东东莞的家乡。2012年底,趁着去深圳出差的机会,丁业波特意挤出时间回了一趟东莞,来到了自己祖辈曾经居住过的村落,在祠堂拜祭了祖先。“有机会我希望带着妻子和孩子们都去东莞,带他们看一看家乡,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根在中国。”

  “我参与了吉隆坡地铁的建造”

  马来西亚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也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在吉隆坡,每当有朋友夸赞地铁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方便和快捷时,木妮拉总是自豪地说:“我参与了吉隆坡地铁的建造。”

  木妮拉出生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一个普通家庭。20世纪90年代,木妮拉的父亲看好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到北京做起了投资生意,结交了不少中国朋友。

  “小时候常有中国叔叔到我家做客,他们教我写汉字,给我讲许多中国的事情,长城、故宫、大熊猫,但最吸引我的是龙的传说。”“中国叔叔”们给木妮拉带来了对中国最初的认知。

  2011年木妮拉来到北京,就读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四年的大学时光里,木妮拉爬长城,看故宫,登香山,为北京的美丽景观所吸引。“北京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虽然这里和利雅得完全不一样,但是我非常适应,并且迅速爱上了这里。”

  假期回到利雅得,木妮拉常常给弟弟讲述自己在北京的见闻。在她“大力宣传”下,弟弟也来到了中国。“他现在在中国政法大学读大二。”木妮拉说,弟弟放假了也不回利雅得,而是选择去旅行,宣称“要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

  木妮拉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成功应聘进入中国中铁集团。当年年底,中铁要派遣一批员工去马来西亚,拥有国际背景的木妮拉便来到了吉隆坡。

  “刚来时,这里没有地铁,坐公交车也不方便,出租车价格高昂且堵车严重。”三年过去了,中国中铁承建的地铁一期项目已投入运营,二期也在施工中。“许多吉隆坡的朋友都夸赞地铁非常方便实惠,还不用担心堵车问题,很感谢中国企业的帮助。”木妮拉说。

  当然,她也会向马来西亚人“炫耀”自己的第二故乡——北京。“北京有很多地铁线路,在北京生活非常方便。”在马来西亚,木妮拉为中马合作给两国民众带来的实惠感到欣喜。

  “期望雅万高铁早日开通”

蓝梅珍在认真研读工作材料。
蓝梅珍在认真研读工作材料。

  “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水电、火电处处都开花,大集团、大品牌、大国际呀,电建海投更强大……”

  去年8月,在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举办的外语歌曲大赛中,24岁的印度尼西亚姑娘蓝梅珍将中文歌曲《咖喱咖喱》改编为海投版的《棒棒的》,轻松活泼的旋律配上充满意义又押韵顺口的歌词,让她夺得比赛二等奖。

  蓝梅珍优异的汉语水平得益于家庭环境的熏陶。作为印度尼西亚第三代华人,从小受中国文化的浸润,她对中国一直怀有一份亲切感。高中毕业后,她在母亲的鼓励下选择了中文专业。通过多年的汉语学习,蓝梅珍越来越喜欢中国,尤其是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大学毕业后,蓝梅珍来到中国电建海投公司印尼代表处工作。中方工作人员勤勉、快节奏的工作方式给蓝梅珍留下了深刻印象。“起初我有一些跟不上这样的节奏。”她开始努力学习适应新的工作方式,也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与许多印尼当地人一样,谈到“一带一路”倡议,蓝梅珍脱口而出:“期望雅万高铁早日开通!”每隔一个月她就会和家人、朋友去风景胜地万隆旅游。从雅加达到万隆只有100多公里,但坐火车或者开车需要3个小时,万一碰上堵车,有时候要走七八个小时。当中国与印尼合作建设的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建成后,从雅加达到万隆的时间将缩短至约40分钟。该项目也被看作是“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尼落地的标志性项目。

  今年3月,在中国电建海投公司的组织下,包括蓝梅珍在内的6名优秀外籍员工来到北京考察。漫步在北京街头,她发现大街上很难看到电线杆和输电线,“北京的电线大多已经铺设成地下电缆了,这是非常现代化的设计。”她想起自己的家乡,“‘一带一路’倡议给印尼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希望雅加达也能像北京一样快速发展。”本报驻泰国记者 赵益普 孙广勇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28-365365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