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侨批数据库开通 数字化唤醒“两地书”

2018年05月09日 13:3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潮汕侨批数据库开通 数字化唤醒“两地书”

  “侨批”,又称“番批”、“银信”,是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给家乡眷属书信和汇款的合称,被誉为“跨国两地书”。

  “侨史辉煌”、“海邦剩馥”、“媲美徽学”……侨批档案,是来自民间的原生态“草根”文献,携带着独特的华侨文化烙印,承载着意义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极高研究价值。日前,“潮汕侨批数据库”在广东汕头开通,将对侨批文物详细分类、数字化处理,更系统化研究侨批文化。

  当沉睡在档案馆的“两地书”链接上了飘在云端的“数据库”,一段历史苏醒了!

  云端储存 永久记忆

  “数字化处理,为侨批档案拂去历史的尘埃,让侨批文化成为人类的永久记忆”,广东省档案局(馆)民间档案文献协作组成员、汕头大学图书馆潮汕文献征集顾问张美生是侨批收藏大家,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侨批不单是华侨家书,更是人类的集体记忆遗产。

  日前,由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中心合作建设的“潮汕侨批数据库”正式开通。

  “从2016年开始筹备建设,用时2年多。” 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陈嘉顺,全程参与侨批数据库开发,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提供侨批文献数据,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中心负责数据库开发、维护等工作,两者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陈嘉顺介绍,“潮汕侨批数据库”目前已录入近3万件侨批文献。该数据库以开放、共享、互助为原则,主要有储存、查询、统计三大模块功能。未来,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十几万封侨批也将经过数字化处理,全部存入上述数据库。

  “数据库面对全社会开放,只要进行会员注册并通过审核,任何人都可成为使用者。”陈嘉顺说,“目前数据库正进行安全评估,顺利通过评估后,将会在潮人网和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中心网站上挂链接端口。”

  “潮汕侨批具有数量大、民间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等变迁的见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真实记录;是未经人工刻意雕琢的‘史信’。”张美生说。

  张美生介绍,现存侨批实物最早出现于清光绪年间,最晚近的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分布在广东的潮汕、江门、梅州以及福建的厦门、漳州、泉州、福州等侨乡。2013年,“侨批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记忆名录》,约17万份侨批中,潮汕侨批多达10万余件。

  “保护侨批,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进行侨批数字化,做好数字化工作,年轻人就能够受到更多侨批文化的滋养。”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主席瑞埃德蒙森曾说。

6月9日,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华侨大学侨生在参观“百年跨国两地书——福建侨批”巡回展,寻找世界记忆遗产里的中华根脉。侨批是海外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以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的家书及简单附言及汇款的凭证,是一种“信款合一”的家书。2013年6月,“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鍏
资料图,2017年6月9日,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华侨大学侨生在参观“百年跨国两地书——福建侨批”巡回展,寻找世界记忆遗产里的中华根脉。2013年6月,“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鍏

  见字如面 纸短情长

  “批一封,银二元,叫妻刻苦勿愁烦,仔儿着支持,教伊勿赌钱,田园着缴种,猪仔哩着饲,待到赚有猛猛归家来团圆。”这首广泛流传于闽粤地区的民谣,生动地道出了侨批中包含的拳拳深情和感人故事。

  150多年前,一封旅泰华侨寄回家乡的10块洋元侨批,成了迄今中国收藏年代最早的华侨历史文物之一。海外华侨寄“批”回家的首要目的是赡养家眷。据统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潮汕地区依靠侨汇维持生活者占人口十之四五,有些乡村则达70%-80%。

  “侨批家书真实详细地记录了华侨华人沿海上丝路下南洋谋生创业的艰辛历程,渗透着血泪和汗水。”张美生说,当时“下南洋”的人,初涉异乡,举目无亲,谋生艰难,甚至连自己三餐温饱都成问题。“但为了及时寄钱回家,他们都自愿挨苦。”

  从初下南洋寄回的几块银元,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家乡捐建房屋、兴办实业,侨批见证了早期华侨从白手起家到事业有成、回馈乡里的历史。

  四处漂泊的海外游子,思乡情切,侨批也是他们与家乡眷属交流感情的重要渠道。

  “男志拟于本年回家观光,并奉侍慈前,奈因中日战争缠绵所关,故未如愿也,望大人勿怪为幸。”这是陈列在广东汕头侨批文物馆里的一封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印尼侨胞吴木松写给慈亲的侨批,传递出儿行千里对父母的牵挂,也让后人捕捉到特定历史语境里的遗憾无奈。

  又如泰国侨胞陈何桐,在寄给家乡胞弟的侨批中写道:“裁章握管愁难开,雁阵鸳翼各东西。谁怜海外飘零客,未卜何时解愁眉。”乡愁浓烈如酒,浇筑胸中块垒。

  卷帙浩繁的侨批档案中,最长侨批,共10页,2.2米长,凡1776字;最短家书,惜字如金,跨洋越海送到侨眷手中,却仅有“外平安”3个字。纸短情长,每一封侨批都是珍贵的存在。

  一封侨批一片情,情系游子一颗心,心中无限思乡意,意在批中情不尽。“每当深夜静静地展读侨批,就仿佛一位位老华侨坐在对面与你吃茶谈天,倾述衷肠。”张美生说,侨批中有喜乐梦想,也有艰难困苦,有家长里短,更有家国情怀,每每读完感动不已。

资料图,图为闽南与东南亚、台湾来往的侨批、汇票、正票等展示。中新社发 陈龙山 摄
资料图,图为闽南与东南亚、台湾来往的侨批、汇票、正票等展示。中新社发 陈龙山 摄

  聚沙成丘 成为“侨”牌

  从一封封散落天涯的侨批,到规模宏大的侨批档案,再到被“装”进侨批数据库,背后是侨批文化价值被发掘的漫长历程。

  “30年前买侨批时,我并不知它好在哪里。”张美生坦言,收藏侨批,始于偶然机缘。

  由于“侨批”仅是一张薄纸,过去,人们意识不到其历史文化价值。据学者陈荣煌介绍,侨批曾多被当成废纸卖给“落巷脚”。此外,潮汕人逢年过节大扫除,把家里一摞摞的侨批扫到大街上,或者堆在后院一把火烧掉。

  1988年,张美生偶然在“落巷脚”那里,发现了被成捆绑在一起卖的大量侨批。因喜欢侨批上样式有趣好看的邮票,加上价格便宜,他便开启了侨批收藏之路。正是在他误打误撞的“自觉”中,一批珍贵的侨批资料,在毁灭的边缘被抢救下来。30年间,张美生收集到了数万件侨批。

  随着时代的变迁,侨批历史文化价值日益凸显,收集保护工作也在全社会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收集散落的侨批资料,保护侨批局遗址,建立侨批档案馆,建立口述侨批历史影像和录音档案,申遗等等,保护工作成绩斐然。

  如今,侨批文化俨然已成为一张美丽的中国名片。但随着这一华侨文化瑰宝闪耀出越来越夺目的光彩,侨批文献保护与侨批文化推广也愈发迫在眉睫。

  “侨批不能烂在我手里,它们理应得到更好的保护”,近年来,张美生将自己收藏的6万余件侨批,陆续转让或捐献给了汕头侨批文物馆、汕头大学图书馆、广东省档案馆等研究机构,“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了解侨批的文化价值,把老华侨们的奉献和担当精神好好传承下去。”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罗仰鹏称,侨批研究会要加强侨批文化的整理和保护,要把侨批研究提到更高层次,着力打造一个属于世界的中国侨批文化品牌。(贾平凡)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28-365365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