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外乡情 > 正文

温哥华将就排华历史道歉 华人听声“道歉”不容易

2018年04月09日 15:58    来源:中国侨网

  中国侨网4月9日电 据加拿大《环球华报》报道,4月22日,加拿大温哥华市府、市议会将在华埠就历史上排华政策公开道歉,温哥华将揭开新的一页。

  市长发声明 道歉定基调

  3月28日,温哥华市府、市议会发布了一份由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署名的声明,表示将在下个月正式就温哥华市历史上所采取的排华政策和歧视政策道歉。

  4月22日是温哥华华埠文化节,同日在华埠将举行一次特别理事会会议,届时温哥华市府、市议会将用中英文同时朗读道歉。

  罗品信市长在声明中称,选择这样一个日子是为了让人铭记昔日针对华裔市民的历史性歧视。

  这位任期将满的市长表示,“为了向前发展,我们必须首先承认历史上所犯的过错,认识到这些历史上的不幸篇章正在很大程度上继续影响今天本埠华裔的生活。”他鼓励所有温哥华市民届时前往唐人街,参加中华文化庆典,并共同铭记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

  罗品信市长承认昔日温哥华市议会在立法、法规和政策等方面犯有许多错误,包括对许多少数民族和外来族裔的歧视,且长期以来原住民以外的少数民族所遭遇的历史性不公未获得必要的重视和交代,当温哥华成为一个“和解之城”的今天,历史性的错误必须得到解决,这次道歉将是解决历史性问题、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

  市长称,选择在公共场合而非市府大楼道歉,有助于传达温哥华市“将致力于让中华文化获得支持和接受的诚意”。

  根据安排,华埠文化日将在4月22日13时至16时于华埠片打东街50号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市长罗品信用英文、前省法官余宏荣(Bill Yee)和前市议员叶吴美琪(Maggie Ip)用中文诵读道歉信。当天华埠文化日活动包括历史遗迹徒步行走、太极拳展示、书法表演、舞狮、街头小吃、免费参观北美最大中国式园林——温哥华中山公园和中国文化中心博物馆等。

  歧视华人史 一本血泪账

  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加拿大建国历史不过150年多一些,但加拿大华人遭受包括剥夺公民权在内、三级加拿大政府以法令和政府命令等形式的歧视、排斥历史竟长达75年以上,这是“冠冕堂皇、穿着合法外衣的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

  卑诗省是华裔登陆最早的加拿大省份,早在18世纪末就有华裔抵达卑诗省沿岸,当时部分来自中国沿海的男性作为英国航海家的雇员出海,此后更多华裔因卑诗省内陆的淘金热和沿海商埠的发展定居于此,从事淘金、餐饮、洗衣等工作。卑诗省加入加拿大联邦的先决条件是修通横跨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数以万计的华工为这条铁路的建成通车奉献了自己的汗水、辛劳,甚至生命。至于年轻的都会——温哥华,可以说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华裔的贡献密不可分。

  然而卑诗省和温哥华市却在历史上扮演了“排华急先锋”的不光彩角色:1871年卑诗省政府通过立法,剥夺华裔投票权,并且禁止华裔成为法律学、药学、牙科学的专业人士,比联邦层面臭名昭着的“人头税”还早14年推出;经过长达1/4个世纪的斗争,加拿大联邦在1947年废除了排华法令,而温哥华市直到1949年才废除市级排华法令,是加拿大城市中的最后一批。

  听声“道歉”不容易

  温哥华直到二战后,才在退伍华裔军人的抗争下恢复了华裔的投票权,1948年华裔才能在市选中投票。当时的市府、市议会还在市级立法和行政中采取了包括学校隔离、禁止华人进入游泳池等公共场所,禁止华人购买、租借和使用当地住宅、医院甚至墓地等令人发指的政策,以至于许多华裔不得不将去世亲人送回中国安葬。

  2006年6月22日,时任加拿大联邦总理哈珀(Stephen Harper)在渥太华国会山庄代表加拿大联邦政府就历史上歧视华人的“人头税”用粤语大声说出“加拿大,道歉”,就此,三级政府反省历史上歧视华裔法律、政策,并就此向华人社区道歉的帷幕,才姗姗来迟地拉开。

  2010年,以一座重见天日的华人墓地遗址为契机,前卑诗省省会新西敏市成为首个就昔日排华政策向华裔道歉的卑诗省城市;2015年,在各界人士大力推动下,前卑诗省省长简蕙芝(Christy Clark)就卑诗省政府、议会在昔日的100多项省级排华性法律、法规和政策向华人社区道歉,并表彰了中国移民在建设链接加拿大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岸的太平洋铁路过程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016和2017年,温哥华市府、市议会和本埠华裔、非华裔社区领袖咨询小组进行了多次磋商,以讨论如何就历史上排华政策道歉。2017年11月,温哥华市议会投票表决,同意对温哥华华人历史上所遭受的、带有官方色彩的歧视性待遇进行正式道歉。

  缅怀历史并非为了“记仇”,而是为了宽容,为了共同“向前看”。正如罗品信市长所言,为了向前发展,必须首先承认历史上所犯的过错。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28-365365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