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 正文

上海打造人才宜居宜业生态圈 人才“30条”成效渐显

2018年03月26日 17:21    来源:解放日报

  人才“30条”实施一年多来成效逐步显现 申城成为人才眼中的“东方明珠”

  上海打造人才宜居宜业生态圈

  从创立罗氏研发中心到成立华领医药,陈力始终没有离开张江。他见证了这些年张江乃至整个上海的人才聚集,以及由此带来的创新创业活力。“产业环境,核心是人才环境。”陈力颇有感触。在他之后,辉瑞、诺华、葛兰素史克等跨国药企研发中心纷纷入驻。而现在,已有7位创始人离开老“东家”,成立了自己的创新创业中心。

  “上海的人才政策越来越好。”对于2016年9月出台的人才“30条”以及此后陆续发布的69项配套政策,陈力和同伴们的感受是一致的。人才第三方评价、分类管理、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引才机制……这些给人才带来利益的政策,他们都能掰着手指数出一二。

  对上海来说,推进人才新政,有着更深的考量。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人才,谁就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厚植科技创新的人才优势,方能夯实上海创新的“厚度”。

  提供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Fantastic(好极了)!”去年底,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东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伯纳德·费林加在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办理了永久居留身份证申请手续,谈及“绿色通道”和细致周到的服务,他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费林加与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库尔特·维特里希一道,是首批来沪工作并拥有“永久居留”的诺奖得主。在上海,费林加拥有一个为他量身打造的实验室:“我们会把它打造成世界顶级实验室,培养一批青年人才,并吸引全球知名科学家加入。”

  费林加等高层次人才,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关键少数”。依托围绕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的上海光源、蛋白质中心等重大科学设施和重点项目平台,上海面向全球集聚了包括两院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士等在内的顶级科学家近500名,实现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不仅如此,上海还布点30余家海外人才联络站,建设全球高层次科技专家信息平台,在全球筛选出25万名高层次科技专家,实现主动“出击”、精准猎才。

  “中国为我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会在上海努力做好科学研究。”1月30日,中森菜实成为首位获得外国高端人才签证的日本人,以研究员身份加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持有这一签证,她可以在最多10年内多次往返,享受每次最长180天的停留期,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也可获得相同期限的多次入境签证。

  降低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申办条件,放宽外籍人才就业年龄,简化入境和居留手续,确立市场、单位、行业的人才评价决定权……

  通过不断制度创新、先行先试,上海越来越成为国际一流人才眼中的“东方明珠”,已连续5年荣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共办理外籍人才工作证件8.1万件,目前在沪工作外国人才达到21.5万人,占全国的23.7%,位居全国首位。同时,来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已达15万余人,近5年引进的留学回国人员是上个5年的两倍多。

  无论是面向海外还是面对国内,上海对人才的渴求前所未有。以往,一个大学退学、仅有高中文凭的年轻创业者,想要作为顶尖人才落户上海、安家立业,似乎不太现实。但陈钢强做到了。去年,这个在天津读书、在广州创业的“80后”作为“复合型创业科技尖子”“行业紧缺人才”被引进上海。作为上海驰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执行副总裁,他与团队打造了全球最大的开发者服务平台,覆盖了60亿移动设备大数据,拥有1000多家运营商数据信息的平台。2016年,公司创造税收5000多万元。

  陈钢强的幸运,除了自身实力,还得益于上海对于国内科创人才运用薪酬评价、投资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等市场化方法进行引才聚才的新政。比如,4年内个税累计达到100万的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获得首轮风险投资达到1000万且持股比例不低于10%的创业人才等,都可直接申办上海户口。

  市人社局人力资源开发处处长叶霖霖介绍,近两年上海累计引进国内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超过7.5万人,其中通过科创人才引进新政,引进的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风险投资管理运营人才、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企业家等五类重点人才近9000人。

  突破体制机制为人才“放权松绑”

  聚集到上海的人才,如何激发他们的活力?上海从突破体制机制入手,对用人单位和人才“放权松绑”。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历来是一道难题。为了畅通“纸变钱”的通道,人才“30条”明确,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三权”下放给单位和科研团队,明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扣除直接费用后净收入的70%以上可用于奖励个人和团队。去年,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以首付款、研发里程碑付款共计4.57亿美元另加销售提成的合作方式,出售了一款抗癌新药的全球独家开发许可权,这是目前我国制药领域金额最大的成果转化合作项目。

  这并非孤例。在此之前,复旦新药益母草碱项目、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及同济大学“高性能激光薄膜器件及装置”、上海理工“太赫兹技术”,也都受益于这一人才新政,并享受到个税递延缴纳政策,使科研人员真正得到实惠、真实提高获得感。这也恰恰兑现了上海出台人才“30条”时给出的承诺:释放人才的科研活力和动力,要让人才“名利双收”。

  而对于“体制内”来说,人才“30条”无疑给出了一条人才干事创业的“新通道”。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林华说,以前医生总是纠结于科研重要还是临床重要,教师要烦恼上课与基础研究孰轻孰重,现在实行分类评价,不再是一把尺子量到底。“同时还丰富了人才评价方式,不仅倡导人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车间里,评价人才也要到现场去听去看。”人才“30条”明确,职称不再作为申报科研项目和人才计划的限制性条件。去年,青年拔尖人才突破以往标准,申报相关项目增长60%。

  人才用得好不好,最有发言权的还是用人单位。事业单位“招人权、聘任权、用人权”等“三权”下放给用人主体后,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将人才作为撬动改革的关键,创新人才多元评价、职称晋升、绩效考核等制度,探索建立了医疗、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人才管理机制。院长王兴鹏说,“我们把人才盘活了,他们的积极性、内在驱动力就给调动起来了。”

  不拼重金拼环境营造“生态圈”

  人才“30条”正在上海形成一个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使得各类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

  人才环境,在陈力看来,是一种“生态圈”。以生物医药为例,陈力创立的华领医药没有实验室、没有试验设备,但他可以使用上海药物所的实验室做技术研究,用药明康德公司的实验室开发产品,研制过程中的动物实验、细胞实验、生物测试、产品生产等都可以找到企业对接。这种“生态圈”,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座高峰,吸引了顶尖人才前来攀登。

  “流利说”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翌也有类似看法。“流利说”是一款“人工智能+英语学习”的手机应用。创始人王翌曾在硅谷谷歌总部做产品经理,2011年回国创业,选择了上海。他和他的企业享受到了启动资金、人才公寓、工商办理等一系列政策扶持。短短三年,企业从12人增至1000余人,营业额从6万元增至3亿多元。“有越来越多全国各地的人、也有海外的人才,从瑞士、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回来加入‘流利说’,我觉得大环境在持续变好。”王翌也注意到,现在上海正有意识引进“人才团队”,而不单单是顶尖人才个体。“这样更立体化系统化的政策,有利于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创业者们感受到的“生态圈”,也正是上海近年来坚持的“不拼重金拼环境”,以此增强上海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

  创业者普遍感到,办事更加便利了——上海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企业办证时间可从22个工作日缩短至4.6个工作日;取消众创空间备案环节,以市场化运营为主的众创空间更加有效;推进人才办事窗口“无否决权”试点改革,办事不用跑“冤枉路”了。

  创新创业企业普遍感到,“最先一公里”的资金难题容易解决了——上海设立了总规模50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总规模15亿元的天使投资引导资金,设立了规模50亿元大型政策性担保基金,建立了我国首家“科技银行”——浦发硅谷银行,新开6家科技支行、91家科技特色支行,融资环境得到优化。

  在上海生活的海内外人才普遍感到,综合生活环境更舒适了——上海加大科创人才住房保障力度,去年市区两级共筹措约1万套公共租赁住房,重点满足科创中心建设相关重点单位的整体租赁需求。同时,上海改善本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扩大国际教育资源供给,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打造人才发展宜居宜业环境。(张骏、吴頔)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28-365365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