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26日 12:57 来源:中国侨网
中国侨网2月26日电 据美国中文网微信公众号消息,全世界大大小小约百个华埠,规模、建成时间不尽相同,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见证着华人落地生根的历史,也保留着华人对于传统的传承。作为全美国规模最大的华埠之一,纽约曼哈顿华埠是美食天堂,是旅游名地,也留存着这里近200年的沧桑。
戊戌狗年,大年初十。对于华人来说,不到正月十五闹元宵,这年就算没过完。初十这天,2018纽约华埠新春花车游行登场,这个年,就过得更热闹了。
游行开始前,主办方美国繁荣华埠总会照例又在线路起点附近设了主席台,中国驻纽约总领事章启月大使、中国驻纽约副总领事邱舰、纽约州副州长霍楚、纽约州众议员牛毓琳、纽约市公益维护人詹乐霞、纽约市议员陈倩雯、曼哈顿区长高步尔等官员都上台致辞,为游行预热。
章启月大使表示,“中国春节不光是华人的独享专有节日,越来越成为各族裔、不同文化背景人群共同欢庆的佳节。今年纽约春节气氛尤为浓厚。纽约市已经连续三年在公立学校设定春节假期,帝国大厦再次点亮中国色,哈德逊河畔再次绽放璀璨中国焰火,纳斯达克开市敲响新春钟声,林肯中心、世界金融中心“花园”到处举办中国新春庆祝活动,更不用说各个华人社区,华文学校举办的丰富多彩的社区庆祝活动……纽约处处充满了喜庆的“年味儿”!今天,纽约各族裔民众再次走上街头,共同参加一年一度的唐人街新春爱心花车大游行,分享喜悦,期待新春新气象。”
纽约市公益维护人詹乐霞说:“今天,曼哈顿华埠就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眼光都聚集在这里。谢谢你们所做的一切,谢谢你们敏锐的商业头脑,谢谢你们为纽约带来旅游的人群。今年是狗年,是代表兴旺的一年,是代表忠诚的一年,大家春节快乐!”
纽约华埠新春游行已进入第19个年头,花车方阵越来越多,来看的人也越来越多。今年天公略不作美,游行全程下着细雨,但14辆花车、近60个方阵悉数上阵,一路上两旁民众也和往年一样的拥挤。
两百年来,华埠经历沉浮,顺着这条游行线路,有不少值得铭记的史料,也有引人入胜的趣事。美国华人博物馆(Museum of Chinese in America, MOCA)馆藏部主任马越讲述了很多不知道的华埠故事。
您不知道的华埠街道名由来
勿街、喜士打街、坚尼路,除了这些游行经过的街道,华埠还有不少读来似乎有些“奇怪”的街道名字。马越主任说,华埠的每一条街都有相应的中文名,而且在华人中被用得相当普遍。
十九世纪最早的华埠只有三条街道组成:勿街、摆也街、披露街;到了二十世纪,华埠的边界扩展到北至坚尼街,东至包厘街,南至窝扶街,西至巴士达街。1965年,美国通过《移民和国籍法案》,向中国移民敞开大门,因此在七十年代以后,华埠便飞速地发展起来,达到今日的繁荣。
从这张马越主任带来的对照表上不难看出,街道中文名大多是英文街道名的广东话译音。比如Mott Street的中文名是勿街,广东话的“勿”发音就是mo;也有一个街道有多种中文叫法的,比如Worth Street既可以叫“窝扶街”,也可以叫“和富街”,相比之下,“和富街”是添加了一些中文意义里的美好愿望,但发音基本不变。还有个别街道是英文的中文翻译,比如Church Street“教堂街”。另外,有些街道不仅有中文名,还有中文昵称,比如Mulberry Street的中文名是茂比利街,但也常常被叫做意大利街;East Broadway除了被叫做东百老汇,还被称作福州街;Division Street是地威臣街,也被叫做卖帽街;Eldridge Street叫作爱烈治街,昵称也叫鱼丸街……这些昵称都体现了这些街道的特色。
华埠还有几条以华人名字命名的街道,比如曾喆路。曾喆16岁移民美国,硕士毕业后在距离世贸中心两街之隔的纽约银行工作,业余时间参加培训,拿到了急救资格证书,平时会在单位和家中各放一套急救包。2001年911事件发生的时候,他刚好去上班,在单位拿上急救包就加入了救人的行列,却再也没能回家,他的妈妈最后一次看到他,竟是在电视台现场拍摄到他救人的镜头里。曾喆的事迹震动了美国社会,人们尊称他为“真正的英雄”。2004年9月11日,摆也街哥伦布公园北面的路段,被命名为“曾喆路”来纪念他。
除此之外,为纪念对华人医疗服务及亚裔教育有重大贡献的谭闽生,位于华埠的科特兰巷(Cortland Alley)被命名为“谭闽生道”(Honorable Thomas Tam Way)。为了表彰下士陈宇晖(Danny Chen)在军队中服役作出的贡献、缅怀并纪念他在军中受虐待而死,纽约市议会也通过决议,将伊丽莎白街位于坚尼街和摆也街之间的路段命名为陈宇晖道(Dannny Chen Way)。
您不知道的勿街历史
每次华埠新春游行一开始,就是顺着勿街一路往南走。这条可谓华埠最中心的街道,是华埠起源和发展的见证。今天一路沿勿街走过,仍然可以看到很多资深社团的百年牌匾,比如中华公所、李氏公所、鹤山公所等等。勿街上有很多著名的华人聚集地,比如位于66-68号的中华公所所在地,二战期间被西方摄影师罗曼·维希尼克拍到过很多华人活动的照片,有华人印刷社、中文学习班、妇女新生活运动、为前线献血等等。
位于勿街32号的综合商店,以前是华埠最具盛名的老字号“广源盛”。这个商店1891年开业,一直经营到2003年,不仅是华埠百姓购买日常用品和国货的地方,还是大家休息时间喝茶聚会的场所。根据美华博物馆的馆藏来看,很大一部分华人也曾经用“广源盛”的地址,作为自己在美漂泊不定时、和中国的家里人通信的固定地址,所以这里还成了本地华人信件的分拣中心。
勿街上的公寓有个有意思的绰号——光棍公寓。《排华法案》期间,女人和孩子被留在了中国,华埠以男人居多。1900年,华埠7000名华人,其中女性不到200人。勿街111号就是这样一栋光棍公寓,这楼里住过一名叫甄灼荣的男性,他的故事就很有代表性。
甄灼荣1911年出生于广东省的龙村,甄家有个传统,世世代代都将年轻的男劳动力送到东南亚、加拿大和美国打工。仅仅在北美,甄灼荣就有47位亲友生活在14个不同城市,大部分是在德州圣安东尼奥和亚利桑那州图森做生意。出国前,甄灼荣在广东家乡的一家综合商店做过职员,也已结婚有了孩子。孩子们需要吃穿、受教育,从老一代那里,他知道在美国打工会比在老家做职员挣得更多,于是在1935年他24岁的时候离开了广东,到美国打工养家。那时候,他父亲刚刚在美国去世,他的哥哥、堂兄、叔叔也都在美国,是时候轮到他出来了。由于排华法案,他不得不作为他叔叔Chin Ton的“纸儿子”(1906年旧金山大火烧毁档案后,冒充别人子女身分移民赴美的华人)到美国。
1936年,甄灼荣经天使岛入境,在海关关押了33天才清关出来。他先在Jim Lee的洗衣店和华埠的餐馆打工,二战期间被征兵,在德州的沃斯堡驻军,做军中厨师,退役后回到纽约,住在前文中提到的勿街111号光棍公寓,继续在华埠餐馆做厨师。战后,他和中国的家人慢慢疏远,从他的通信中,可以看到他虽然给妻子孩子寄过钱,却从未回过中国,慢慢地也和家人不再联系。1987年,甄灼荣去世,光棍公寓里他的遗物无后人认领,于是被美华博物馆收作了档案。
甄灼荣的故事,也是一个排华法期间典型的中国移民故事。世世代代以来,成千上万华人为了家庭、也通过家庭的关系到美国,在新的世界追求更多的钱,或是不一样的生活,在华埠建立并完成了自己的曲折人生。
您不知道的且林士果广场
走完勿街,游行到了一片宽阔的区域——大家耳熟能详的且林士果广场。且林士果广场也叫林则徐广场,这是源于广场上竖立着中华民族英雄林则徐的雕像。这个广场还有一个名字,1959年被纽约市政府命名为“刘锦广场”,以此纪念二战期间英勇牺牲的华裔军人刘锦。
刘锦又名刘国梁,美军中尉。他1918年出生于美国,军事学院毕业,在野战炮队服役,后调往空军,二战时期执行轰炸任务,表现出色,在1944年轰炸日军时殉职。1959年,建筑师李锦沛受美国退伍军人协会1291分会的委托,为在二战中牺牲的刘锦设计了“华裔军人忠烈坊”,以此来纪念所有在战争中牺牲的华裔军人,就伫立在且林士果广场上。之后,很多华裔军人的纪念活动也都在这里展开。
说完忠烈坊,它背后的设计者、建筑师李锦沛也是一个人物。他就出生在勿街,前面提到的广源盛,便是他父亲李奕洽创立并经营的家族企业,所以他小时候就住在商店楼上的公寓里。
在美华博物馆的馆藏里,有一本百年珍藏稀有图书,是1918年出版的《纽约华人名人录》。年仅18岁的李锦沛是被收录的华埠最年轻的居民之一。当时,他已经在纽约普拉特学院注册学习建筑学。他的父亲李奕洽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以及中文学校出资人也被收录其中,都是做出过卓越贡献的在美华裔。
除了华裔军人忠烈坊,华埠的很多餐厅、戏院也都是由李锦沛设计的,中华公所和安良堂的设计他也参与其中。1923年到1945年,李锦沛前往中国工作,在广州、上海、南京、宁波、常州等地设计了银行、医院、学校、公寓和基督教青年会等建筑。作为吕彦直的助理建筑师,他还参与了中山陵的设计和后期施工。2015年,美华博物馆推出了《中国风:建筑大师李锦沛1923-1968作品回顾展》。展览之后,李锦沛的后人将大部分有关他的资料和珍贵设计图纸捐给了美华博物馆。李锦沛1968年去世后,《中美时报》的头版标题简洁地总结了他的一生:“建筑师李锦沛为两种文化搭设了桥梁。”
您不知道的容闳和他背后的历史
华埠还有很多像林则徐广场一样,以人名命名的建筑和机构,比如华埠孔子大厦、华埠容闳小学、华埠孙逸仙高中等等。其中容闳的名字虽也被不少人了解,他背后的一段历史却未必被人熟知。
容闳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也是首位在耶鲁大学就读的中国人。他19岁到美国,22岁入读耶鲁,1854年26岁获文学学士毕业回国。1870年,容闳倡议清政府派幼童赴美留学计划,得到了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成立了“幼童出洋肄业局”。1872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120名幼童前往美国留学,平均年龄只有12岁。容闳被命名为留美学生监督及清政府驻美副公使。由于美国政府的反对,这批幼童没能像李鸿章希望的那样入读军校,后来除了部分因病或擅自留美的,其余幼童均被召回并授予职务。虽然这次留学运动未能如最初希望的那样完满成功,但也培养了很多著名人物,比如外交官唐绍仪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容闳也因此被世人称为中国留学生先驱。
回看这些历史,再看如今众多在美华裔,正因为有了更多像容闳、李锦沛一样致力于美中交流的人士,华人在美国、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才会不断变大,而农历新年等中华文化,也得以走向全球。
您不知道的华埠游行
华埠游行有着悠久历史,马越主任也给我们带来了各个年代,华埠新年游行的珍贵照片。
如马越主任在游行结束时感慨所说,“传统的新年游行带给我们浓浓的年味,带给海外游子家的感觉,也传播了华人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游行还检阅了各行各业一年以来的收获,分享鼓乐喧天的欢乐祥和,以及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纵观华人在美的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年复一年,我们的文化传承,世世代代,经久不息。又是新的一年,我们就这样携手走过,为华人在美国的历史,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短短一个半小时的游行,看不够纽约的年味,也看不够纽约华埠的历史和在美华人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