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这新时代:华人歌唱家的舞台人生

2017年11月20日 14:48    来源:中国侨网

  中共十九大昭示,中国进入一个新时代。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作出的贡献,新的高度在砥砺奋进中积累、质变。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今,新的征程已经开启。

  “‘侨’这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发起后,海内外侨界踊跃来稿。一篇篇优秀征文陆续与大家见面,共同讲述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眼中、心中的新时代。

——编者按

舞台人生

张奥列

  那天,我随着人流,走进了维多利亚女王大厦。这幢位于悉尼市中心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的建筑,其实就是一个豪华购物中心。平日早已人满为患,当天更是熙熙攘攘。此时,大厦回响着一曲清丽悦耳的女高音,哦,是俞淑琴女士亲临此处献唱呢!

  那天是中国农历新年,悉尼市政府特意安排了这个鸡年庆贺节目,让南半球也感受一下中国新春的欢乐。近些年,悉尼市中心的中国新年活动,已成“品牌”节目,新年巡游、新年展销、新年演出,一年一度少不了。过去是华人社区自办,如今是悉尼市官办,更得到中国国务院侨办支持,连这座华丽大厦也首次沉浸在中国节庆中。大厦彩色玻璃的装潢,在阳光折射下五彩缤纷,加上歌声绕梁,平添了一种热闹。

  人到中年的俞淑琴,仍然显得那么娇小玲珑,那欢乐的歌声渗透在每一个驻足观赏的游人脸上。对于一个澳大利亚著名歌唱家来说,这虽然只是个临时舞台,但她一样唱得投入,唱得陶醉,唱得面生桃花。

  我并不是第一次听俞淑琴的歌声了,我曾采访过她,知道她登过各式各样的舞台,也知道她人生舞台的坎坷与辉煌。今天的小舞台,其实也是她人生大舞台的一个小小投影罢了。

  舞台,是艺术家生命力的一种展示。成千上万次的登台,也许俞淑琴已无法记住每一次的情形,但人生中有几次舞台经历,相信她是无法忘怀的。

  1991年末,也就是来澳四年多之后,她第一次登上了悉尼歌剧院大舞台,那是纪念莫扎特二百周年音乐会,她作为悉尼重唱团第一女高音参与六人无伴奏重唱。耀眼的聚光灯,黑压压的观众,热烈的掌声,艳丽的鲜花,让她一下子找到了重返舞台的感觉。她的歌声带着泪花,再一次找到了人生的坐标。

  在中国,俞淑琴曾是东方歌舞团的歌唱演员,出版过个人唱片,登台早已不计其数。但来到澳大利亚后,她忙于打工、读书,奔波忙碌,舞台与她渐行渐远,她以为这辈子要告别舞台了。有次下课后,她上门给一位老太太清洁房子,写下收款的字据。老太太笑说:小姑娘,这张字条我保留着,等你以后出了名,就值钱了。

  那时,她英语还不灵,一些字还不会写呢。她唯有苦笑:可能吗?!

  汗水与心血的付出,能否有回报确实要看天意,但实力加运气,还是让俞淑琴在众多竞争者中考进了澳大利亚最棒的重唱团。从歌唱演员到打工妹再重返舞台,连她自己都没想到。悉尼歌剧院这个舞台,重燃了她的艺术生命之火。

澳大利亚华裔著名歌唱家俞淑琴。
澳大利亚华裔著名歌唱家俞淑琴。

  火是一种热力,催生梦想。带着梦想,俞淑琴她一次又一次地参加歌唱大赛,也一次又一次地拿了许多大奖。“哇,又是中国人!”媒体和评委都有点惊讶了。一个华人摘取西洋歌剧比赛的冠军,无异于一名洋人拿了京剧比赛头名一样具震撼力。悉尼歌剧院也一直在关注着这位频频夺奖的新人,终于聘请她为悉尼歌剧院终身艺术家。歌剧院舞台,让她走向更广阔的艺术人生。

  登台,只是一个表演空间,俞淑琴更看重的,是要在更广阔的艺术空间走自己的路,探索中西文化结合之道。就像当初她出道于京剧,却转身于民歌演唱一样,如今歌剧、音乐剧渐入佳境的她,却要借西方舞台再来一次华丽转身,探寻中国民歌与西洋音乐交融的奥秘。在一些音乐大赛中,她作为嘉宾助兴,当许多人唱了很多咏叹调之后,她忽然来一段中国经典名曲,不一样的音乐,不一样的效果,往往引来满堂喝彩。这给她带来了新的艺术灵感。

  当偶然与必然相遇,当努力与实力交叠,命运之神就会降临。在纽约飞往悉尼的航班上,有位美国教授在飞机上闭目养神,忽然,他听到播放俞淑琴的《花月颂》,悠扬的东方音乐顿时令他兴奋起来。从未有过的体验,他喜欢得不得了,一下飞机就叫出租车直奔悉尼歌剧院,要买俞淑琴的这张CD。这是由澳大利亚国家广播公司为俞淑琴录制的个人演唱专辑,因其把中国民歌与西洋音乐结合起来,予人一种全新的享受,所以引起国家广播公司的兴趣,这也是国家广播公司首次为华人出版个人音乐唱片,而且还接连为她出了几张融合东西方音乐的CD。美国教授并不熟悉俞淑琴,但确实认为她很棒,用西洋唱法演绎中国民歌,加之以中西音乐伴奏,很有特色。他一下子就买了好几张《花月颂》带回美国,并穿针引线,为她在美国安排了几场个人音乐会。

  2002年5月,俞淑琴登上了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千年大舞台。她已不是第一次站上美国的舞台,几年前她在百老汇的大都会歌剧院进修时,中澳两国驻纽约总领事馆联手让俞淑琴走进联合国总部举行个人音乐会。联合国大楼有来自世界各地五千多职员,在大楼的大屏幕上赫然打着俞淑琴音乐会的大海报:“来自南半球的奇迹”。如今走进肯尼迪艺术中心,音乐会规模更大,观众更广泛,英文报章再次用“来自南半球的奇迹”赞誉俞淑琴。

  俞淑琴深知东西方人艺术审美趣味有所不同,她巧妙地把东西方的艺术元素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产生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效果。这回,她唱的既有她拿手的咏叹调,又有她创新的中国民歌,甜美的歌声,梦幻的意境,美国人折服了,演出完毕全场起立鼓掌,经久不息。俞淑琴的登台,《华盛顿邮报》的前后两任主编双双出席观赏,并亲自撰写艺评。这当然不是慕名,而是对她的声音,她的技巧,她的风格的赏识,当然还有某些新鲜感,独特感。而这也正是俞淑琴创意出彩的地方。

  当年我采访俞淑琴时,已活跃于国际舞台的她,对于在哪里登台并不在意,但我知道,她心里其实还有一块舞台圣地。2010年,她站在了星光灿烂、观众踊跃的北京国家大剧院舞台。

  登上阔别二十多年的中国舞台,俞淑琴身份变了,角色变了,她以中澳合作的新编京剧《情怨》中女主角潘金莲的扮演者,尝试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文化交流方式。从未有过,是因为《情怨》具开创性,在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舞台上从未有过的作品。这是一部由澳大利亚汉学家和中国京剧院院长指导下用中英双语编写的原创歌剧,融合了传统京剧与西洋歌剧的艺术元素,讲述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最具争议的中国女性潘金莲的故事。具有中英双语和跨国文化背景的俞淑琴,以完美细腻的表演,独特惊艳的风采,与两国艺术家紧密合作,成功地演绎了一个充满情爱、谋杀、复仇的爱情故事。从当年北京舞台的歌唱演员,到今天国际舞台的剧中主角,俞淑琴的舞台人生,本身也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我想,俞淑琴最难忘的一次登台,应该是2014年。那一年,她虽然在经典名剧《国王与我》中扮演王后一角而被澳大利亚艺术界的两个最高奖项双双提名为音乐剧最佳女配角,她也只是以平常心看待。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出访澳大利亚,俞淑琴两次被澳大利亚官方邀请专程前往为习近平夫妇一行献唱助兴,其激动之情可想而知。11月的澳大利亚,是鲜花盛开的夏日,先是澳大利亚总督特邀俞淑琴在堪培拉的迎宾宴上演唱,再是新州州长请她到悉尼欢迎会上献歌。在习近平夫妇及其满场的掌声中,她知道自己的歌声里,既透出“中国梦”的音符,也回响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旋律。而在我看来,在中澳交流的宏伟桥梁上,俞淑琴无疑是一颗闪闪发亮的螺丝钉。

  鸡年春节,悉尼正值盛夏,大厦里的炫目色彩,大厦里的悦耳歌声,大厦里闪耀的中国元素,使维多利亚女王大厦的气氛更为热烈。我跻身在兴奋的人潮中,望着站在临时舞台上放声高歌的俞淑琴,有如金鸡报晓的感觉。她呈现的是中国人的风骨,展示的是新时代的风采。

  十九大春风吹拂,狗年又将降临。中国更加日新月异,西方也日渐认同,而海外华人,也是这种认同的润滑剂、催化剂。我忽然领悟到:俞淑琴与华洋游客面对面以歌声交流,不也是一种润滑、催化,一种中澳情结的表露吗?也许,这也是她舞台人生的一个难舍难弃的情意结。

  【张奥列,1991年移居悉尼,现任职于悉尼《澳洲新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28-365365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