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教资讯 > 正文

华文教师在海外:带一支粉笔 传一路华风

2017年10月16日 17:02    来源:南方日报





马达加斯加的小朋友学习中国书法。

  原题:带一支粉笔 传一路华风

  10月4日,中秋佳节,月亮特别清朗。原计划在飞机上的李朝军,没想到还能在清远佛冈的家里喝几啖浓茶,与女儿说上几句带“月”字的诗词应应景。

  收拾好的行李箱孑立在客厅一隅,上一转的行李标签还没撕下来,上面印着的“MRU-CAN”预示着又一轮10小时的飞行即将再启。MRU指代毛里求斯,只是中转站,他的最终目的地在马达加斯加,联合国认定的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如果不是因为不期而至的鼠疫,李朝军应该已经在那里展开第三个年度的华文支教。

  在广东,像李朝军这样外派的华文教师今年有40位。有意思的是,30年前,中国第一位“派出去”的华文教师与李朝军路径一样,同样来自广东,教坛同样设在了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华侨学校。

  一支粉笔,一头连着祖国,一头连着万千海外华人的心。从1987年的“点对点”,再到2004年正式派出第一批外派华文教师至今,广东向海外派出华文教师约1000人次。不仅“派出去”,还“请进来”,通过举办一年制的“海外华文幼师培训班”,为海外华社培养了约1000名华文幼儿教师。

  也许肤色不再划一,头发不见得乌黑,但散落在五湖四海的炎黄子孙却记住了:我们的祖先从中国来。

  南方日报记者 谢苗枫 林亚茗

孔菁华在印尼用游戏的方式教印尼小朋友学中文。
孔菁华在印尼用游戏的方式教印尼小朋友学中文。

  第一次上课

  孩子怕得往外跑

  李朝军与马达加斯加的结缘来自2015年3月校讯通的一则“海外支教”信息。

  “对从农村长大的我来说,这是个走出去看看的机会,更何况我是个党员。”原在清远佛冈中学教语文的李朝军回忆,在市教育局“最后动员令”下来后,他决定报名“走一遭”。

  经历“试讲”、才艺展示、英语测试和面试,在华南师范大学再进修一个星期,又进行一轮新的考试,李朝军终于成为一名海外支教教师,前往非洲的马达加斯加。

  李朝军任教的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华侨学校,创办于1938年,是整个东非唯一一所私立全日制华文学校,覆盖幼儿园到高中。据老华侨陈兆来介绍,19世纪早期就有中国人到马岛做生意,19世纪末法国殖民者从中国沿海地区招募劳工到马岛修公路和铁路,到20世纪30年代,马达加斯加华侨人数已相当可观。“学校刚开办时只有19名学生,到现在已有学生600多人。”

  由于缺乏中文教师,自1987年起,国务院侨办开始向该校派出支教老师,第一位教师就是来自广东,至今已有30年。

  李朝军到校第一年,包括他在内全校只有8位华人老师,其中2位祖籍顺德,用广东话教学。李朝军需要负责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一个年级的中文教学任务。

  从电算化教学普及的广东来到马达加斯加,李朝军首先要适应的是怎样在简陋的教学设备上“下功夫”。只有黑板和粉笔,黑板还是那种特别糙的,一支粉笔用不了一个星期就没了。原本在国内备好的课件带过去,即使只投影到墙上,也未必成功,因为电压总是不够。

  教具上的落差是其次,教学理念的不同才是关键。“这里的最大区别是,国内可以讲语法,这里的语法不能讲得太多,而且对学生要尽量形象,不能说得太抽象,教一个词得拿出实物来,让他们形成好的概念,容易记住。”李朝军举例,比如“筷子”,你要拿着筷子告诉他们“夹”这个动作,配合“我用筷子夹玉米、夹花生米、夹黄豆”,老师在黑板写字,学生学用筷子夹东西。

  面对“畏难”的学生,有的外派华文教师还会设计游戏来教学。

  2004年,作为广东正式外派华文教师的首批成员,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教师孔菁华前往印尼巴厘岛印华三语学校负责幼儿部、小学部的华文教学及华语师资培训。

  回忆当初,孔菁华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踏进幼儿部教室的时候,有些孩子背着书包往外跑,害怕地喊“我不学华语,不听写”。“后来才了解到印尼语发音与汉语发音的区别,年龄小的孩子要领悟确实得花点功夫。”

  于是,孔菁华设计了一套“肢体笔画操”,让小朋友用肢体学习笔画、用身体动作记忆四声,并把简短的课文变成歌曲。有时会用戏剧的方式来让孩子们表演课文内容,用中国传统的民间游戏和中国传统的歌曲作为华语学习的奖励。

  一年过去,从一开始简单对话都很困难,到所有孩子不但能听得懂、会交流、读得清晰,还会写短文、写日记,当地华人激动地拉着孔菁华的手,久久不愿道别。

李朝军与塔马塔夫华侨学校的学生合影。
李朝军与塔马塔夫华侨学校的学生合影。

  传播中华文化

  “孝道”最受欢迎

  由于要求外派华文教师的学校都是华语师资匮乏的学校,因而每一位外派教师几乎都是“三头六臂”式的全能教师。他们的教学任务不仅是教授中文,还有一些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甚至数学课、体育课、自然科学课。

  为了提高孩子们对中文的接受度,老师们也是各出奇招,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把打开中文大门的钥匙集结在“文化”上:剪纸、书法、背唐诗宋词、唱中文流行歌、打太极拳……寓教于乐。

  孔菁华在春节的时候和学生穿着汉服一起剪窗花、做红灯笼、挂春联布置教室。当孩子们得知中国农历年还有舞狮,要练功后,还纷纷要求学习中华武术操。“他们在每次练习中都能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中华武术的魅力,并能让武术精神帮助自己克服学习华语时遇到的困难。”孔菁华说,在幼儿部毕业典礼上武术表演的节目受到了当地华人的热烈喝彩。

  在南半球的那端,李朝军每周三个年级的中文课加起来有18节课,但如果连上书法、中国象棋、乒乓球等兴趣班就有24节。“孩子们对兴趣课相当热衷,病了都会坚持来上。”他介绍说,塔马塔夫华侨学校目前70%的学生是华侨华人子弟,他们皮肤黝黑,吃着大米饭,多数能说广东话(顺德方言),对毛笔字、舞狮舞龙等传统文化最着迷。于是,李朝军会在兴趣课上特别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引入,不仅全华语教学,还会讲典故、讲习俗。

  事实上,每位外派教师岗前培训时就意识到,一个民族倍加珍爱的是她的文化,“走出去”不仅承担教授汉语的工作,还应该担负起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

  “但文化传播也不能想当然,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可能别人是难以理解的。”李朝军举例,当他尝试介绍佛冈高岗镇传统的豆腐节时,他发现台下的学生们大部分觉得不可思议:“豆腐那么好吃,怎么用来打豆腐仗那么浪费。”从那往后,李朝军讲故事、讲习俗时更精心甄选,用当地人能接受的方式去介绍发展中的中国。

  他发现,与传统手艺、运动相比,更深入人心的是,关于做人最朴实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比如,李朝军家访时了解到班上一个女孩在家从不做家务,经常跟妈妈争吵。“我跟女孩说了父母生儿养儿的艰辛,尊重父母的理由在哪里,过了几个星期,她妈妈来学校对我竖起大拇指,说女儿在家变乖了、帮忙做家务了。我想这正是中国孝文化当中做人要懂得感恩这一价值的体现。”李朝军说。

  “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式,学校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华侨华人子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具有民族相通性的,因而能引人入胜。”广东省侨办巡视员林琳说。

海外华文幼师培训班的学员在广州实习。
海外华文幼师培训班的学员在广州实习。

  在最苦的地方

  撒下关爱的种子

  据统计,从30年前派出国内首位外派华文教师,到2004年广东有规模地正式派出第一批外派华文教师至今,广东已向海外派出华文教师约1000人次。单是近五年,支教国家覆盖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马达加斯加、荷属库拉索、荷属圣马丁、荷属博内尔、委内瑞拉、牙买加和墨西哥等10个国家和地区、30多个城市,合计500多人次;五年内共促成省内75所学校与15个国家和地区的73所华校缔结了友好(姐妹)关系102对。

  这些以东南亚和中南美洲居多的教学点,看上去似乎都是旅游胜地,但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艰辛。

  作为第一批的先行者,孔菁华至今都记得历经地震、触电、饥饿、漏水的苦涩与磨难。“连虫子都不放过我,咬得满脸满脖子都是痕迹。”

  十年后接棒,从珠海前往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光明三语学校的梅学礼,一到就赶上大雨滂沱的雨季。位处半地下室的教师宿舍多次被洪水浸淹,严重时床和被子都被淹在水下。

  “相比他们,我住的可是海景房。”李朝军打趣,但乐观背后是他人难以想象的艰苦。

  南回归线穿过的马达加斯加只有夏季和秋季,一年300天的雨季让初到马岛的李朝军一度遭受疾病困扰,加上物资匮乏,没水没电的时间比有的时间还要多,有的时候电压也上不去,20平米的宿舍湿热得像烤炉,冰箱基本就是摆设品。

  不用说吃的东西少,李朝军有时甚至自费买矿泉水来洗衣服。“因为自来水都是泥沙水,洗出来的衣服是泛黄的。我总不能‘邋遢污糟’地站在讲台上教学生洁净自爱吧。”李朝军说。

  尽管条件艰苦,但外派教师们却各自找到生活的乐趣以及精神的寄托。

  孔菁华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每天教学的点滴。广东省学前教育协会获知后,在《广东幼儿教育》开辟了专栏《巴厘之旅》,每期摘登,供海外华文教师参考。广东省侨办组织编写印尼幼儿华文教材《千岛娃娃学华语》也邀请孔菁华参与编写,在2007年全套推出并在印尼正式使用,填补了印尼多年来无本土华语教材的空白。“很幸运有这样一年,能让自己静下心,沉淀下来,为中华民族做点实事。”

  “我出去就是想‘渡心’。”今年准备出发马达加斯加的黄会麟是顺德伦教镇北海小学教导主任。他说,要“带上识字卡、书法教具,给这些长在非洲的孩子们讲中国故事,介绍广东”。

  打算和他结伴出发的是29岁女孩何学渊,来自顺德大良镇顺峰中学。她在报名时“只填马达加斯加”。“想在最苦的地方,撒下关爱的种子。”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

  华文教育师资紧缺

  马达加斯加华侨华人许多来自广东顺德、南海等地,他们沿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乘船经毛里求斯留尼旺等地一路迁徙到这里,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与当地人通婚后,他们的后代在服饰、肤色上已经发生改变,不变的是血液里对文化之根的牵挂与眷恋。

  近年来,随着中马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加强,中文学习越发得到普通民众的重视。

  “妈妈建议我学习中文,因为她觉得在马达加斯加有很多中国人,中国的影响力很大,学习中文有很好的出路。”一位学生告诉李朝军的话,实际上也代表了许多本地人的心声。在塔马塔夫华侨学校,中文在初中、高中是必修课。尽管学费不低,但有30%的本地人愿意交钱入读,甚至当地警察也来学校“进修”,他们有句口头禅“学会普通话,朋友遍天下”。也正因为这样,学校原本只有4名中文教师,增加至现在8名,师资仍然十分紧缺。

  据了解,海外华文教育师资近年来越发紧缺,特别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宏大构想,让沿线国家和地区感到深深震撼,当地越来越多人努力寻找参与其中的机会。汉语,既是海外华人的“留根工程”,也是越来越多外国友人学习外语的重要选项。

  比如在海外华文教育最完善地区之一的马来西亚,据马来西亚全国校长职工会总会长王仕发介绍,全马来西亚有1298间华文小学,目前共有学生约67万,其中华人华裔55万左右,其他民族12万左右。“非华裔小学生占比18%左右,而且这一比例越来越高。”

  “我们也注意到了,所以不仅‘送出去’为当地输血,也‘请进来’造血。”林琳介绍,2004年至今,广东省侨办通过举办一年制的“海外华文幼师培训班”,为海外华社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培养了约1000名华文幼儿教师。

  “这些学生最小的16岁,最大的42岁,而且中文水平差异很大,学历层级差别明显。”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已经是连续13年承担“海外华文幼师培训班”的教学工作,该校华文教育办公室负责人邱文介绍,学员在当地需要接受笔试、面试,在广东学习九个月的文化课程后,到广州幼师附幼等幼儿园完成为期三个月的见习实习,回国后须从事华文幼教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华文幼教师资短缺的问题。

  来自印尼的黄亨利去年从该班毕业,外公是广东揭阳人,他从9岁开始学习中文,被《喜羊羊》《葫芦娃》等中国动画片吸引。那时中文还不是必修课,只能去校外的补习班,即便如此,他每天坚持四个小时学习中文。据悉,目前印尼华文教育不但存在于正规幼儿园、中小学、大学中,而且在大部分学校都是必修课。“我希望大学毕业后,回印尼继续当一名中文老师。”今年成为中山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新生的亨利说。

  为推动海外华教发展,广东近十年来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规划,如派出“广东汉语专家团”;举办海外华教高层研修班;制定实施《广东省海外华文教育发展五年规划》,统筹整合侨务、教育资源等。

  “华文教师就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使者。中国的语言、文化走出去了,以文明互鉴、互学、互赏的华夏智慧也就走出去了,这不仅是为互利共赢的全球梦想注入新时代的动力和愿景,也是全球华人共谱的一曲‘把根留住’。”林琳说。

  “妈妈建议我学习中文,因为她觉得在马达加斯加有很多中国人,中国的影响力很大,学习中文有很好的出路。”

  “我跟女孩说了父母生儿养儿的艰辛,尊重父母的理由在哪里,过了几个星期,她妈妈来学校对我竖起大拇指,说女儿在家变乖了、帮忙做家务了。”

  打开中文大门的钥匙集结在“文化”上:剪纸、书法、背唐诗宋词、唱中文流行歌、打太极拳……

  图片均由受访者供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28-365365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