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 正文

宁波高层次人才“如鱼得水”创新创业

2017年08月30日 13:35    来源:宁波日报





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陈朝霞 张冠贤 摄)

  原题:高层次人才“如鱼得水”创新创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原副校长秦裕琨领衔的国家级研发团队来了,日本“锂电池之父”、被提名为2017年度诺贝尔奖候选人的小泽和典家族来了……

  今年以来,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海曙已成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热土:截至目前,海曙拥有“百创汇海”人才项目逾40个,院士领衔团队2个,国家“千人计划”专家4人,博士近200人,区内设有博士后工作站13个。

  海曙区组织部相关负责人道出了其中的重要缘由:“海曙区今年开始大力实施‘百创汇海’引才计划和‘匠心汇海’技能人才培育工程,用‘1个2000万,4个1000万’政策强力引智,对新引进的顶尖人才团队领衔的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对企业开展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和海外工程师引进提供额外奖励,成为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强磁场’。”

  院士创业:

  高新技术亮点纷呈

  今年2月,由中国智能制造的首席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领衔,浙大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傅建中等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在海曙成立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研究院主要打造“立足宁波、面向浙江、辐射全国”的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创业平台、成果培育与转化平台、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平台、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对于在宁波的发展前景,研究院院长助理杨其军充满信心地说,目前研究院有10名博士、34名硕士到位,计划在2021年形成有200名高端人才组成的科研团队、100名实战人才组成的运营团队。“团队的很多技术已在国内很多企业得到成功运用。我们不局限于一条流水线、一台机器的自动化改造,而是为企业提供包括智能制造集成解决方案平台、生产现场管理系统软件、车间智能终端硬件、掌上云工厂大数据等在内的智能制造顶层设计与规划等服务。”

  杨其军透露:“围绕宁波‘中国制造2025’基地建设,我们已经跟进宁波10余家制造业企业。研究院计划培育孵化和引进智能装备产业新企业30家以上,实现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产品和服务收入30亿元以上,未来将成为海曙乃至宁波市智能制造产业进一步发展提升的重要引擎。”

  无独有偶,7月,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哈工大燃烧工程所副所长孙绍增领衔的团队在海曙设立了“宁波龙高科绿能环境有限公司”,团队核心成员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原副校长秦裕琨,国内节能环保领域知名投资人沈正宁博士等,兼顾技术创新和管理运营两个领域。

  孙绍增介绍,团队带来的“燃煤装备节能、超低排放和灵活性调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代表该领域全国最先进水平,其中一项技术在中国和印度市场占有率达到第一。“我们依托哈工大雄厚的科技实力、人才优势,以及宁波企业的投资运行经验,结合海曙区成熟的工程化、产业化配套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孙绍增说。

  专家领衔:

  不断提升创新能级

  位于海曙区洞桥镇的宁波新思创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是一家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传统企业,如今将战略重心转向新能源电池的研发生产,令公司创新实力大增,并拓展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切得益于公司与日本‘锂电池之父’小泽和典的长子、世界知名锂电池和材料专家小泽康典博士领衔的团队关于高效钛酸锂电池产业化项目的合作。”“新思创”公司负责人徐永纪开心地说。

  徐永纪介绍,小泽和典博士曾是日本索尼公司最早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团队负责人,2016年获“日本皇室大奖”。小泽康典曾任日本英耐时株式会社锂电池事业部总经理,帮助德国建立了第一条钛酸锂电池生产线,掌握着锂电池从材料到电芯制作的全套工业化生产工艺和技术。“这一技术世界领先。与传统三元锂电池相比,钛酸锂电池成本低、寿命长、耐低温、能量高、污染少、安全性好,将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11月量产后,第一年就能为公司增加产值2亿元。”徐永纪说。

  宁波赛乐福板材成型技术有限公司有一个由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机械工程学博士丁世超领衔创立的团队。丁世超博士曾在奥克兰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伍龙岗大学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等职务,具有20年以上冷弯成型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他首次在国际上提出“最优过渡曲面”的板材成形理论,目前已成为冷弯成型最先进技术。据悉,目前海曙不仅拥有板材精密成型和高强钢成型的前沿技术,而且得到宝钢集团、一汽、华晨、比亚迪等企业用户技术及装备意向。(陈朝霞 张黎升 张冠贤)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联系方式:gqb@gqb.gov.cn
28-3653652004版权所有 中国侨网技术支持
[京ICP备0507210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2928]